我国生产钢铁量(我国钢铁产量数据)
东北平原的最大重工业基地
东北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原油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大庆油田是该地区的核心,也是世界五大石油工业基地之一。自1979年以来,大庆油田原油年产量一直保持在5000万吨以上。辽河油田也是重要的石油基地。
黑龙江省:位于东北平原的北部,是中国最北部的省份,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的中部,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以汽车、化工、冶金等工业为主导。辽宁省:位于东北平原的南部,是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之一,以钢铁、机械、化工等工业为主导。
鸡西市,黑龙江省省辖市,东北老工业基地主要城市之一,东北地区最大煤城、黑龙江省“四大煤城”之首,是一座百年历史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省境东部完达山麓穆棱河畔,三面环山,南与穆棱市接壤,北与七台河市、宝清县相连,西与林口县毗邻。
因为东北具有大量的矿产资源。东北地区在三十年代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东北亚最先进的工业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原有的工业基础和紧邻苏联的关系,许多重工业建设项目也都被安排在东北。东北地区一度占有中国98%的重工业基地。
东北重工业基地的辉煌历史,始于建国前。日占时期,日本为掠夺资源在东北投资,侧重矿业和机械,鞍山钢铁公司就是其中典型,源自日本人建设,以利用鞍山周边铁矿资源。东北资源丰富,包括铁、锰、铜、铅、锌、金等金属矿产,以及煤、石油、石墨等非金属矿产。
中国钢铁产量在第几个五年计划突破一亿吨
第九个。中国钢铁产量在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期(2001年至2005年)突破1亿吨,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至2000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简称“九五”计划。1996年3月,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我国该金属产量在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期突破1亿吨。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1996年时中国钢铁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成为世界第一钢铁大国。从1949年中国钢产量18万吨到1996年突破1亿吨,中国从缺钢少铁的困境攀升至全球第一产钢大国,现在中国年产钢已突破10亿吨,并连续26年稳居钢产量世界冠军的宝座。
第一个黄金发展期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年),年均增钢80万吨,年均增长36%,到1957年达到了535万吨。第二个黄金发展期是国民经济调整期间(1963~1965年),年均增钢185万吨,年均增长24%,到1965年达到了1223万吨。
年,中国宣布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The First Five-Year Plan)设定的任务。这一年,鞍山钢铁公司的大型轧钢厂等重要工程成功建成并投入生产。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宣告提前完成任务。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在1953年底建成投产。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辆汽车,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中国首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武汉长江大桥于1957年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我国三个钢铁基地
1、新中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着重建设的三大钢铁基地。鞍山,简称鞍,辽宁省省辖市、特大城市,辽宁省第三大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沈阳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因市区南部一座形似马鞍的山峰而得名。
2、武汉钢铁公司:作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武汉钢铁产量仅次于宝钢和鞍钢,位居全国第三。目前,武汉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板材生产基地。 攀枝花钢铁公司:位于四川省渡口市,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钢铁基地。自1965年兴建以来,已成为我国优质合金钢的生产基地。
3、京、津、唐钢铁基地 包括首都钢铁公司、天津各钢厂及唐山钢铁公司,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主要钢铁产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0%左右。上海钢铁基地 位于上海。拥有宝钢及上钢五厂3个主要炼钢企业、梅山冶金公司及十多个轧钢厂,目前生产规模仅次于鞍本钢铁基地。
4、钢铁是大工业的基础。根据“一五”计划,我国不仅要扩建当时最大的钢铁基地鞍山钢铁公司(以下简称鞍钢),还将兴建两个新的钢铁基地,即武汉钢铁公司和包头钢铁公司。而鞍钢的建设又是“一五”计划钢铁建设的中心。
5、东北钢铁工业基地以鞍钢—本钢为核心。 华北钢铁基地以首钢—唐钢为核心。 华东钢铁基地以宝钢—马钢为核心。 中西南钢铁基地以武钢—攀钢为核心。